影印機出現至將接近70年了,期間更引入了不同的技術在裡面。雖然影印機的出現有一段時間,但是為了呼應環保的要求,減少在辦工上無謂的紙張浪費,開始有不同的公司陸陸續續用電子文件去取代打印機的地位,讓辦公的過程變得暢順,也比更加快捷。但大家知不知道打印機是怎麼發明呢?
其實一早在1780年時候,發明家瓦特就已經研究出影印機的前身,稱謂文字複製機。但這也只是個前身,並沒有開始重視這樣技術。而真真正正的發明是影印機的人是叫做Chester Carlson,他身兼多職,主要是一名專利律師。他在研發的過程之中,碰上許多不同的挫折和失敗。但最後在1937年時,先後得到研究所和公司對他研究的支持,最終去到1948年,就誕生出史上第一部的影印機。但這款影印機還沒有流通於市場,在經過一番的改良之下,到了1960年才正式推行影印機。
其實影印機的原理並不複雜,首先在對光有反應的物料上加入電荷,當物件有電荷,自然能透過曝光的方法去拿取影像,照射到裁量表面,隨之用光把多餘電荷除去,自然就出現的想要複印的影像。然後,再講碳粉附上具有電荷的位置,根據物理原理,自然就會把浮出影像,最終在透過加熱的步驟去固定電荷和碳粉的位置。看到這裡,相信你也明白為何平時我們拿出剛剛複印好的紙張時候,紙張會十分之燙。